80%的建材市场要倒闭了吗?



当中国城镇化率在2023年达到67%,2030年目标设定为70%时,一组冰冷的数字让建材从业者彻夜难眠:未来七年,年均城镇化率只需提升0.6个百分点。新房市场断崖式萎缩已成定局——这无异于切断了建材市场赖以生存的大动脉。
房地产黄金时代落幕的尘埃里,无数建材门店正在窒息。但另一片沃土却在城市深处悄然苏醒:全国超10亿平方米的房龄超10年老旧小区,正成为建材行业绝地重生的新战场。
新房断流:建材市场遭遇“源头性枯竭”
2024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、新开工面积大幅下降,导致下游建材渠道商生存承压。传统建材城面临增量市场崩塌(新房交付少,硬装需求跌)、客流量骤降(周末客流较三年前降超60%)、价格战加剧(利润率从25%降至不足8%)等问题,经销商经营困难,库存积压。
“去年还能靠新房精装订单维持,今年连样板间供货都停了。”一位瓷砖代理商在仓库堆积如山的货箱旁苦笑,“这些库存,怕是要跟我一起退休了。”
存量觉醒:10年老房的千亿级金矿正在开挖
我国城镇存量住宅市场潜力大,老旧小区超20万个(涉及居民超4200万户),2023年新开工改造5.3万个,每年可释放5000亿级家居建材需求。老旧房改造有三大优势:需求刚性强(关乎居住安全,无法拖延);服务属性凸显(增值服务占总费用30%,提升客单价);客户粘性高(持续耗材更换形成“硬件+服务”盈利模式)。
“以前卖净水器觉得利润薄,现在发现滤芯才是宝藏。”在社区经营十年的李老板展示着客户档案,“978个老客户每年主动回购滤芯,这比等新房订单踏实多了!”
转型样本:一家县城建材店的涅槃之路
浙江台州的陈老板在2022年关掉200平米的临街展厅,转而在三个老社区设立“家居便民服务站”:
- 主营:防水补漏、水管快修、灯具电路更新等小微工程
- 特色:推出“999元年度家居保养卡”(含4次上门检测+耗材折扣)
- 成果:服务覆盖2100户家庭,耗材复购率达73%,月利润反超倒闭前水平
黎明前的黑暗最冷,但曙光已现
城镇化放缓使建材行业生存法则改变:紧盯新房市场的商家将被存量经济淘汰,而提前布局老旧小区、构建持续服务能力的企业,正从“建材搬运工”转型为“社区服务商”。建材行业的未来在于在用户长期家居生命周期中持续创造价值,当下正是布局万亿存量市场的时机。